孟兆祯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首届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顾问组组长,上海市绿化局顾问组组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韩国庆熙大学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长期从事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冶例释等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人民呼唤绿水青山
    中国的领土主要是山水,从而决定了治山,治水不仅是工程,而是中国的国家大事。中央在2013年城镇化会议上充分肯定了“天人合一”,提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依托自然,要将自然融汇到城市中,要让市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勿忘乡愁。将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让一方人民富裕起来,全面进入小康,共襄玉成中国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研究山水的自然脉络和文脉,有感而发,构筑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山水风景名胜区、山水地域和山水国度的兴造系统。
展开更多>>


  崔愷
    崔愷,1957生于北京,1984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现任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曾获得 “全国优秀科技工程者”(1997)、“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国家百、千、万人工程”人选(1999)、“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3)、“梁思成建筑奖”(2007)等荣誉。
融入风景的建筑
     建筑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天人合一、因地制宜是我们古人就提倡的环境观。敬畏自然,融入环境,提倡自然、质朴、有机的美学是创作的方向。
    它需要的是一种本土文化的自觉,反对全球化导致文化特色的缺失和民族精神的衰落;
    它提倡的是回归理性的思考,反对浮夸的,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形式主义和时尚追风;
    它承担的是对人居环境的长久责任,反对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商业主义;
    它主张的是立足本土文化的创新,反对保守,倒退,积极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面向未来;
    它追求的是保持和延续不同地域环境的建筑特色,反对千篇一律和模仿、平庸。
展开更多>>


  马克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主席、《生物多样性》主编。推动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发展。
生物多样性与风景园林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体系,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由于人类活动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目前已有194个缔约方。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mega-diversity country),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生物多样性科学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有:1)物种丧失与保护(红色名录/评估/GAP分析);2)大尺度格局及其形成机制;3)群落维持机制(物种共存/群落构建);4)群落谱系学;5)功能性状/属性(功能生态学);6)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BEF);7)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化(TEEB/IPBES);8)外来种入侵/生物安全;9)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10)生物多样性信息学(GBIF/CoL/EOL/BHL)。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China-Mother of Gardens)。生物多样性信息学为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GBIF,CoL,EOL是全球水平的重要数据;NSII,CoL-China,CFH等提供了中国国家水平的数据资源;CForBio和Sino BON等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这些生物多样性平台告诉大家中国有什么、在哪里、如何变化。
展开更多>>


  强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成员。1987年开始从事园林绿化工作,曾先后分管政策法规、规划设计、城镇绿化、园林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主持了北京奥运会绿化、建国六十周年环境绿化美化、北京2013年园博会、北京十一个滨河森林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
海绵城市与园林绿地
    北京市高度重视提升绿地的雨水收集利用功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采取了相关行政和技术措施,推进了一批“集雨型绿地”建设。提倡建设“集雨型绿地”的科学概念,介绍了当前“集雨型绿地”的主要技术措施,如透水地面、渗透井、渗水边沟、坡地蓄水沟、绿地地下雨水收集网管、雨水湿地花园、雨旱两宜型雨水池、下凹式绿地、小型雨水截流坑、大型雨水调蓄坑池。重点剖析了下凹式绿地只是集雨型绿地中的一种。另重点指出,检测结果证明,市政道路初期雨水绝对不能在绿地内利用。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体制问题,特别需要部门协同才能有效推动。
展开更多>>


  张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风貌专业委员会委员,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常委、学术部主任。
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从传统村落的形成历史看,乡村曾经是人类聚居形式的重要类型之一。在工业化、城市化时代,被效率优先的价值观简单断定为落后的代表。传统村落、乡土文化景观是前人所创造的空间环境综合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背景。传统村落作为乡土文化景观,是一种活的遗产(living heritage),也是一种生产生活景观。传统村落不仅具有一般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常常被人们遗忘的生态环境价值,以及作为构成人类文化多样性重要方面的乡村生活方式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传统村落是人类聚居形式丰富性的具体表现,在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全球化普遍影响的形势下,需要重新认识传统村落的多元价值和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高度关注哎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居住环境正在遭受的巨大威胁与破坏。
     针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integrated conservation),不只是简单的重要的乡土历史建筑(宗祠、寺庙、古桥等)的保护,首先是包括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在内的整体物质环境的保护、改善,保护干预要做到适度、有序和科学合理。其次,从公共历史视角出发,强化对大众的、普遍的遗产的全面保护,强调自然与文化关联性、整体性的保护。注重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有机体的渐进式保护实践探索。最后,应当从城乡协调发展、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历史保护纳入乡村现代化发展战略,整合农村发展与乡土保护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状况,吸引年轻人或城里人回归乡土、回到农村创业并快乐生活,实现真正的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象伟宁
    象伟宁教授,男,1957 年生于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全球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任。研究领域主要为景观与城市规划、城市与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分析、评价以及空间决策和规划支持系统。
如何做(更)有智慧的规划景观:规划师的生态智慧与角色定位
    位于长江上游的岷江上有一座古代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两千三百年以来一直发挥造福万代的生态功能,成为富庶的“天府之国”的立国之本;而在长江中游有一座高大上的现代化“水利”工程,自2003年6月1日全负荷运行以来,引发的社会、生态、安全问题多多,其负面影响远远超出微不足道的经济效益、成为一块全国人民手上的“烫手山芋”。从景观规划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别呢?
    如果景观规划师在50年前的建议被采纳的话,飓风“桑迪”在2012年10月29日对美国纽约市斯塔滕岛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为什么50年前的计划没有被采纳呢?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它们都指向了景观规划实践中的三个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规划和建设景观使得每一个景观工程和建设项目都能够以最小的社会、生态代价为人类提供造福万代的服务?在这一过程当中,景观规划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扮演好?
    在本报告中,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我对上述三个问题做了探讨, 并提出下列结论:
        景观规划师的生态智慧是成就能够造福万代的景观规划实践的基础;
        生态智慧是在实践中历练出来的认知和解决社会-生态问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实际情况与问题的理解、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的判断、对包括科学、实践、和传统知识的驾驭与应用、以及实行计划和方案的执行等能力; 景观规划师应该是有生态智慧的人,扮演的是把实践智慧应用到规划实践中去的角色,集技术专家、社会活动家、与管理者三个角色于一身。
展开更多>>


  车伍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系、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新型排水系统、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承担国家及地方、企业等研究项目八十余项。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十二五”水专项“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课题”、“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的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等。
从流域关系看风景园林对海绵城市的支撑作用
    风景园林与海绵城市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换言之,没有风景园林专业的与海绵城市水环境相关专业的密切配合,海绵城市将成为空中楼阁。
    中国城市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雨洪管理的艰巨任务,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家战略和热潮,都对风景园林专业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迫切的要求。
    报告首先简要介绍海绵城市的要义、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海绵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的关键作用。进而结合新建和改造的场地、大型住宅区、大型景观公共开放空间及城市等几个典型的不同尺度建设项目案例,分析区域上下游的重要关系和雨洪问题的复杂性,从流域关系和视角,阐述风景园林对海绵城市重要且关键的支撑作用,及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副院长、风景园林学科负责人。1983年获同济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1986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1995获德国卡塞尔大学城市与景观规划系博士学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住建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风景园林》主编、《中国园林》副主编、北京多义景观主持设计师,设计作品2次获得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奖,4次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奖,4次获得英国国家景观奖,4次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出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多义景观》等著作6部、译著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自然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本土风景园林
  中国是景观极为独特的国家,也是景观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国家,然而这种特质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对于一个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维护中国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的风景园林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景观保护、景观修复与景观创造,而这三种途径的基础是国土景观的研究,即研究国土上自然与文化景观的产生、动态演变以及未来发展,不仅仅是地理学意义的研究,更是风景园林学意义的研究。
  维护中国景观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第一个重要途径是景观保护。中国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景观最多样的国家,保护好这种多样性也就维护了中国景观的独特性。尽管国家有各种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措施,然而很多敏感的自然区域和文化景观区域仍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不断遭到破坏。如何保护中国多样性的景观是未来风景园林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维护中国景观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第二个重要途径是景观修复。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的工厂,其代价就是资源的过度开发消耗导致国土满目苍夷,废物的过量排放又使得环境饱受污染。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风景园林师也获得了难得的机会,去修复每一块被人类活动破坏的土地,恢复它们特有的某些生态功能和景观特质。
  维护中国景观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第三个重要途径是景观创造。风景园林并不仅是保护与修复,事实上没有什么景观是不变的,基于某种需要都会设计和改变原有的环境,然而这是最不易把握的,国土景观独特性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设计出了问题,包括对自然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问题。   综合古今中外对自然和文化的研究成果,自然有不同的层面,包括第一自然,即天然的自然;第二自然,即生产的自然;第三自然:即美学的自然和第四自然,即自我修复的自然。除了第一自然外,其他三类自然都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都是文化的体现。只有对自然和文化全面和完整的认识,才能在风景园林创作中更好地维护和创造中国本土的景观。
  每一片土地上的自然和文化都具有唯一性,维护和延续这种唯一性,每片土地才具有独特性。个体的独特性构成整个国土景观整体的多样性,这是维护中国本土景观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电话: 010-88082568转8022、8065  传真:010-58933918  联系人:蔡玉(13801161347)张映晓(13910606862)

联系邮箱:chsia2015@126.com